除了经济还有这!到底新加坡 “花园里的城市”的魔性在哪儿?
时间:2020-12-21
或许很少人不知道,新加坡的五元纸钞,背面其实是一株有些奇形怪状的树,其中一枝树干压得低矮如同横杆,彷如浑然天成凳子,但整株树枝繁叶茂,盘虬卧龙。
香灰莉木,俨然已成为新加坡国宝级的"国树"。
世界上极少有国家会将一棵树当成纸钞主角,而在市场上流通。即使新加坡的邻国马来西亚50元纸钞,印着的是棕榈树,寓意着马来西亚是依赖着棕榈树提炼出来的棕油而作为经济动力。
但钞票中的不是示意图而已,而是真有其树,名为香灰莉木(Tembusu),而且树龄比新加坡建国史还苍老,在1859年已栽种起来,1999年时载入新加坡5元纸钞而流通至今,这树至今已成为新加坡国宝级的古树。
香灰莉木的"本尊 ",百多年来依然青葱,守护着新加坡的土壤。
但是新加坡为何会将一棵树印在五元纸钞?
因为新加坡重视树,树与经济,同等重要。
扩大来说,新加坡重视整体绿意。新加坡从1960年一个处于天涯海角的脏乱小渔村,跃居成为如今举世闻名的大都市,除了强劲的经济动力,尖端的硬体设施,但她还添加了一丝丝的人文感──就是满街绿意的风景,赢得了城市花园的美誉。
新加坡的城市花园是风景,但更是一座国际大都市的封面。
只要一下飞机,从樟宜机场使用东海岸公园大道,夹道成荫的雨树,庞大的树冠如伞般张扬起来,形成如绿色仪仗队般来迎宾,你不得不对新加坡原来在繁华里面,还有这么用心营造的风景。
雨树在新加坡四处可见。
●
一半繁华,一半风景,而新加坡的风景与品牌,但其实还带着新加坡在立国时的一份用心。
已故新加坡前总理,也是一手铸就今日新加坡经济巨人的李光耀,是新加坡作为花园城市的幕后推手,更被喻为是新加坡首席园丁。
李光耀(左图)当年积极倡议栽树及大力推行种树运动,其子李显龙如今也是总理,沿袭着当年其父之风,继续打造新加坡的盎然绿意 。
新加坡在1965年时从马来西亚分家建国,1967年时,李光耀就有想法将如何将新加坡从一大堆的第三世界中脱颖而出──打造绿色环境,种下了城市花园规划的种子。
特别是新加坡如此靠近赤道,常年如夏,雨水也充份,但天气就是偏热,李光耀当时就要添一份凉意,种树就成了国家发展的议程,而种树议程重要到连开内阁会议时,都会端出 “花园城市行动委员会”的会议记录来逐项钻研。
因为李光耀心目中的新加坡的花园城市,不只是一个深埋不萌芽的种子,而是需要去落实。
李光耀是走过英国殖民时代,是英语说得比洋人更道地的学霸,他深明当时在英殖民时代,所有大富之家的小区,往往都是绿意盎然,但新加坡不能出现这种场景──只有富贵人家享有,那会放大了社会不公。
所以,李光耀在60年代起,便着手于绿化净化、在步行道等大量种树、建设公园,在每个镇区应有一个10公顷的公园、每楼房片区,500米范围内,应有一个1.5公顷的公园。
新加坡早年已推行填土,已处处可见绿坪。
之后每个十年都是阶段性,按部就班推进花园城市的落实。近50年后的今天, “花园城市”的建设理念和内涵也逐渐成形,实施的广度和深度也逐渐拓展到民间建设,绿化建设过程的系统性、功能性、参与性更强,新加坡城市建设进入 “城市花园”的新阶段。
新加坡沿线分布着无数公园、绿地,落英缤纷,这背后的用心,就是一份同理心与共享──打破阶级,用绿色亮起社会。
●种子向往春天时便成了花
泰戈尔说过, “种子向往春天时便成了花”。
李光耀绿化城市,让一个花园装入一个城市的理想,终于开花结果,璨然生辉。
今日的新加坡,不再只是纯粹享有 “花园城市”的美誉,而是处处挥发着花园里的城市的精神内涵。
在新加坡,不论是楼房立面、屋顶、人行道、立交桥、公园、绿化带等地,处处都出现了绿色的踪迹。
而在大时代下日转星移,新加坡作为移民城市,土地高度开发、人口稠密,且百分之八十人口居住在高楼;今时今日新加坡对于城市人该如何和自然环境共生,比起之前,更有野心与想象力。
就有这么一个地方,凭藉着对大自然的响往,深受着生态自然的启发,而在4幢楼之间,大手笔开辟出一个充满热带风情的绿色空间,就坐落在新加坡新兴的都会金融区──滨海湾。
滨海湾的绿色思路
贵为新加坡重点发展的新锐,滨海湾可发展面积要属全新加坡第一。在2006年时被饮点成为新的中央商务区后,规划思路也是以绿色节能为大前提,因此被立下非常严格的绿色能源指南,特别是开放于群众的空间必须达到地皮至少百分之25,而绿色空间必须是至少百分百。
滨海湾就出现了这幢楼中有园,园中有树,形同中国的四合院,却非方正围合的中庭园林,反之是以梯田不规则而层层递叠的设计。
●新加坡金融区最大的公共景观就这样诞生的!
这个中庭园林,可以说是新加坡绿化精神焠炼得最精致的体现──打破固化阶级,以绿色空间来拉近彼此空间,因为这里的主角是树木。
众所周知,滨海湾是以新加坡金融中心为主打,其背后就是新加坡经济引擎的吼吼呼啸,而这幢4楼围合、住商合一的滨海盛景,有两栋甲级写字楼、一个购物商场,还有1042户其重心却是一个让你暂且放下奋搏,体味慢活的绿色鲜氧公园,并冠上一个美丽的名字── “绿色园林”。
“绿色园林”其实前后还有另两个绿色广场夹合,即中央街心公园和海滨湾广场公园,前后贯通,但一涉身绿色园林,就是一个垂直绿色公园,这形成一个纵横经纬的多维度绿色空间。
而且这绿色园林的总体积非常大── 65,000平方英呎(约6038平方米),还有13米高的环形流水瀑布,远观如同水帘气象万千,静听水声鲜活美好。
除了增添了热带雨林的氛围,并且让内循环的空气保持凉爽,但增添了空间美、意境美、听觉美的情感体验。
但最珍贵的是,这是一个共享空间,不是私家,而是公家的。换言之,谁都可以进来歇歇,不管你是否是商用户或是住户,它是开放式的,更是新加坡金融区最大的公共景观区。
●城园一体 让边界消失
由于这里也是全新加坡最多地铁衔接站的滨海湾地铁站,3条地铁线相伴,而城园一体融合了大型商业、甲级写字楼的整体,其实游人可以穿越绿色中轴到达搭地铁或各奔目的地,构建出 “轨交+公交+绿道”的出行方式,形成一个公园生活新社区。
绿色园林与外界有无数的连接方式,任何人都能自由出入,其实就是让边界消失,将公园融入城市环境。
更特别的是,建筑群内圈结构以梯田形式层叠迭进,建构了一个兼容并蓄的绿色山谷;这里簇拥着700多棵的树木,包括386种不同类型的植物,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奇趣的蕨类,攀缘植物和拖尾植物,郁郁葱葱的植物几乎见缝插针式成长,良好的自然环境吸引鸟虫栖息,共同建构对人类友善的城市森林。
过去新加坡是城市中建公园,如今是公园中建城市,而滨海湾这4幢楼,按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思路,塑造有机共生的 “ 城园一体 ” 空间。
整个花园就像是一个大型的绿色庇护所,不同的空间有不同的景致与人流,人们可以随意找到一处合适的环境放松心情。“绿色园林”花园的走道规划让人能轻易走进自然,并且徜徉于优美舒适的绿色生活中。
除了楼裙4层楼高的园林,其实最吸晴的是乍看起伏荡漾、蜿蜒波动的1米至1.2米宽的遮阳挡条,在廊道游览,是一步一景,不同角度皆别有意趣,抬头望更可以如同穿过万花筒,数数天上的流云。
从梯田阶地、云端公园、碧绿幕墙到顶楼花园,其实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树木,讲求的是不同的风姿,但更重要的是,不同树冠带出来的叠翠视觉,尽显出绿茸茸、碧油油的娇翠欲滴,碧绿鲜润。
●一棵树看一国的风骨
新加坡五元纸钞背面的香灰莉木,灵气充沛 ,展现出新加坡刚劲拔健的建国风骨:而整个新加坡绿意盎然的花园城市规划,烘托出新加坡蓬勃生机的风貌。
吸引外资重要,但树也是很重要,反映出树的经济意义,而新加坡从立国开始,已注重人民的身心健康,而透过设计,营造这么庞大的绿意环境。
真正的设计,总是美感与功能并存,给空间赋予个性的同时,使空间功能多样。特别是,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平衡公共与私有、休闲和生产?
从一座城市化为一个花园,到晋升成一个全方位的绿色国度,如今新加坡要实现的是有质量的绿色发展理念。
这套有质量的绿色发展思路,其实不外是:
联系性:公园里有邻里、工作、街道等各单元
开放性:绿色空间开放,出门即园林
层次性:优化立体空间形态,如何争取垂直绿化
服务性:制造多元亲自然的游憩场景,供民亲绿享绿
当你在繁忙的金融区,徜徉漫游在绿色园林这一处清幽、出尘的花园,不只是抚慰疲惫的灵魂,而是感受与自然交融中实现可持续性的共生。
或许,树影婆娑中,你感觉到你精神世界得以有处安放,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你感应到新加坡的绿意,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