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的童年:一文看懂日本的“学区房”
时间:2019-11-02
近期有不少因为孩子的教育打算移居到日本的父母,都很好奇在日本,到底有没有学区房的概念?
所以这期内容,大家来了解一下那些关于日本“学区房”的三两事吧!
我爱学区,却爱不起学区房。
在中国我们都知道学区房一度被炒到天价,而一张“房产证”则是进好学校必要的敲门砖。
国内一二线城市,由于人房户绑定教育资源,导致优质教育资源周边的上学指标一房难求,京沪的牛校学区房,动辄十几万一平起,还多是城区老破小,居住品质跟房价严重不匹配,让家长们叫苦不迭。
相比于哪些有实力买学区房的家长,更多的家庭是承受不起的,从起跑线上的拼爹便已如此残酷
日本有学区房吗?
答案是:
没有!没有!没有!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日本有学区,但没有学区房!
在日本只要你住在学校的附近,无论这房子是买的还是租的,你是外国人还是日本人,你都可以让孩子去就近的学校上学且没有任何户籍限制!
1941年日本通过颁布“国民学校令”,在义务教育中导入了学区制度。而公立小学、初中的就学区域是由市町村的教育委员会决定的,就是说中小学生原则上在所属地域学区上学其实也是日本的学校教育法所规定的。
所以学生家长大多就可以根据自己的住处选择距离较近的学校让孩子去上学,同样也因为日本全国的同级教育水平基本上都是一致的,所以家长们也无需担心会有其他的公立学校教的好,离得近的却教的差这么一说。
学校教职工轮换机制
在日本关于让孩子真正享受到平等教育的实惠,政府还专门为其制定了一套教师定期流动的制度。
制度规定:“一般情况下(除57岁以上的人和孕产妇外),每位教师不得在一所学校连续工作超过六年;每年年底,各个学校会根据教委的统一安排,在综合考虑教师意愿和政策规定的因素之后,确定流动人选,最后上报教委;包括许多校长,也在流动人选之中。”
同时日本的职选评分体系也决定了越往偏远地区流动的老师工作评分基本都越高,与之相应下个人的收入自然也就越好。所以这样一来不仅杜绝了像国内某些老师因为在校时间长私收家长“谢礼”的情况发生,也稳定了各区教育水准的平衡。致使家长和老师,都非常赞同这种模式。
什么是学区制度?
说到学区制度,其实这个跟中国的学区是差不多的概念。就是把一个学区划分成若干所学校,学生们可以按照居住的地方就近入学。但也有例外。
比如说有些家长觉得横滨某学区的学校特别好,想让孩子去这个学校读书。但是因为家庭条件,并不住在这个学区要怎么办呢?
这里我们就需要引入一个新概念,叫做“学区外通学规则”。
这个规则顾名思义就是给那些想要让孩子在学区外上学的家长制定出的规则,比如:身体原因;监护人工作地变迁;想要使用学童保育设施;居住地将要转移到新的学区;地理因素;其他不可抗拒因素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教育委员会允许外国人和归国子女到学区外更适合于日语特别指导的学校上学。变更理由还有,父母都在工作,所以希望到祖父母的家附近小学上学。
甚至是“我擅长踢足球,可学区内的学校没有足球队。”以这样的理由也可以转到学区外的学校。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特别简单?
也就是说在日本只要你能找到参照规则合理的理由,且那所学校也愿意招收你的孩子,这样就可以了。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小星海没有明确日本学区房的缘由,毕竟日本不像国内想要去其他省份地区的地方念书还得走一系列户籍制度那么复杂。
公私分明的日本学校——
“中小学公立,高中大学私立。”
据官方数据统计:在日本,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占比为9/1。其中日本全国公立小学有20302所,而私立小学只有227所;公立初中是9637所,私立774所;公立高中3604所,私立1320所。
在基础教育阶段,公立学校占了绝对多数。同样也是因为日本公立学校的密布,几乎6公里内必有一所学校的规定,所以在日本也很少有家长送孩子去上学的现象,这也更早的锻炼了孩子们的独立性。
日本的公立学校是没有入学考试的,只要孩子达到了指定的年龄相关部门就会向这个家庭下发入学通知书。所以开学前家长们只需要携带这份通知书及其他证明到学校办理入学就可以了,非常方便,
但相较于公立学校的没有入学考试,孩子达到指定年龄就可以拿着下发的入学通知办理入学来说,日本的私立学校则是纯粹自愿且属于自主招生,费用每年也大概在5~9万元人民币区间。
然而不仅仅是由于私立学校的费用较高,还因为私立学校大多距住处路程较远,学校不允许家长进行接送服务。所以致使许多年纪尚小的学生需搭乘公交或者地铁线路,很容易造成安全性问题发生。且由于大多设立在市中心等名区域内,附近的房价也是非常“可贵”的。
所以许多平常家庭的父母如果有想让孩子的学业比同龄人更上一层楼者,大多会让孩子课余时间上私塾,因为这样既可以弥补学习强度上的不足,也能让孩子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目多学习。
当然私立的学校的设备也肯定要好许多,校服会更漂亮一些,自然学费也就贵的不是一星半点。这也使得很多高收入家庭会选择通过各种面试与笔试,送孩子进私立学校去接受更好的教育。
但也不尽然都是如此,以前的大阪市市长就曾表示家里的孩子都是在公立学校念的书。因为他觉得孩子在公立学校可以认识各种各样不同环境的人,更好更早的去感悟社会的复杂性。
各有千秋的“公私”学校
如果将公立小学的教育比喻为百货商店,那么私立小学的教育就是专营店。也因为私立学校大多明确提出了教育理念,所以选择私立学校的父母大多都是希望孩子未来可以成为与学校教育理念相符的人。比起较为传统的日本公立学校,日本各所私立学校的独特之处都非常明显。
但到了高中阶段,情形就完全不一样了。依据PISA(针对OECD加盟国学生学业水平所进行的调查)就阅读、数学、理科3科目,将日本与其他OECD加盟国的公立、私立学校学生的成绩进行对比后,我们不难发现其实日本公立高中学生的学业水平是要高于私立学校的。
而此,也曾一度成为国际上大家讨论教育时饶有兴趣的案例。
很多想要让孩子进好大学的日本原住民,一般给孩子安排的性价比最高的进学路径都是:公立幼稚园——公立小学(+4年级起进塾补课)——私立中学(有时候是初中高中一贯制)——好大学
因为这样下来,其实也是最省钱的方法。毕竟公立学校没学费,小学阶段的铺垫对大学影响也不大。
而对比一下那些非常有钱的富人的孩子,在同一个学校里从3岁一直上到18岁。他们的进学路径是:私立学校的幼稚园部——该私立学校的小学部——该私立学校的中学部——好大学(或者国外留学)
于是日本和中国相比,就有个很不一样的现象,就是小升初的激烈程度甚至快达到了高考的程度。
教育实则也是一种投资
前段时间,小星海在看日本的一档关于目前东京各地区升学率排行的调查时发现。如今东京23区的大学晋升率的排名前三分别是:涉谷区、千代田区和港区。
常常关注小星海的你是否已经嗅到了这几个壕区房价的香味?
而当节目中说到涉谷区令人瞩目的高升学率的原因时,某著名中学的PTA(家长教师协会)的会长就直接给出了一个残酷的答案:
“原因在于家庭收入高,家里孩子少,那么花在孩子教育上的钱就比较充足了,自然升学率就节节上升了。”
怎么样?是不是很扎心呢?
哼!
我们知道在许多家庭中关于孩子的开支,差不多要占据整个家庭支出的25%;而更有甚者,也可能突破30%左右。
这些投入大多从孩子出生就已经开始,但无独有偶,当另一位节目嘉宾梅宫女士在节目中说起自己的经历时。她说当初孩子还在妈妈的肚子里时,在知道性别的一刹那她就决定好了将来要送孩子去若叶会幼儿园。
原因是这所日本著名的幼儿园有着接近百年的历史,许多财政界的大人物都有在这幼儿园读过书。而为了能进这所学校念书,孩子从1、2岁就要接受考试,从0岁就开始接受教育的情况可以说非常普遍。
所以在我们看来即使日本没有明确的学区划分,但类似东京都港区、千代区等有名校区域的房源还是一直都被投资者火热追捧的。
而且在购房时如果您有对下一代的未来发展做了明确规划的话,那么这些知名校区的房源其实还是需要着重去优先进行考虑的。毕竟全世界的父母都渴望自己的孩子得到优异的教育,这不仅仅是对自己,也是对孩子的一种投资!